Sunday, December 22nd 2024 ENGLISTH / 中文
   
首頁 > 百家爭鳴
西方馬克思主義對新自由主義的批判
发布日期:2024-01-03 11:01:14

  今天,新自由主义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否 认的事实。自从20世纪70年代之后,这一学 说 就 因 为“成 功”地 质 疑 了“凯 恩 斯主义”并借助于全球化的东风,不 仅 在 较 短的时间内成为“合理和效率”的化身,而且 还跨越了 经 济 领 域,发展成为融合了政治、 经济、社 会、文化各领域的一种发展模式。更重要的是,一 时 间,这种发展模式在世界 上还颇有“舍我其谁”的态势,似乎正在成为 世界人 民 的“不 二 选 择”。但新自由主义并 不是世界的福音,它最终导致了新世纪的金融危机。事实上,对 于 这 种 发端于20世纪 二三十年代的理论,从其产生之日起,批 判 的声音就不绝于耳。这其中,就有西方马克 思主义的声 音。作为一种内在地继承了马 克思主义批判立场的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 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虽然在早期并没有凸 显出来,但却深深地影响了之后众多西方左 翼学者和危机后的新自由主义的批判者。而研究和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 义的批判,对于我国深刻认识新自由主义的 本质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 新自由主义批判的特点

  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展 开批判的时间较早,批判的深刻程度也比较 深,但是在早期的新自由主义的反对者中却 并不突出。究其原因,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批判的特点有关。

  1.该批判融入了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中

  由于新自由主义源自古典自由主义,所 以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新自由主义的 批判是同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混同在一起的。自由主义的核心问题是:个人自由如何维护。无论是洛克、亚当·斯密提倡的“维护个人自 由的关键是尽可能减少外界障碍”的“消 极 的自由”,还是 格 林、霍 布 豪 斯 强 调 的“更 在 于获得自主地做某事的能力”的“积 极 的 自 由”,都把个人自由视为社会与国家组织的 基本原则。但这种对自由的推崇,却引起了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自由观念的反思。

  在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阿多 诺所写的《否定辩证法》一书中,阿多诺从批 判康德对自由的解释入手,他 认 为,自 由 是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自发产物,所谓的个体 绝对自由不过是一种假象。“自由就成为自 我欺骗。”实际 上,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物 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在 现 实 的 发 达 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已经走上了自己的反 面变成了内在的服从。“自由产生的因果性 使自由腐败成服从。”正如他在《启蒙辩证 法》一书中所指出的对启蒙以来理性的过度 追求所导致的非理性一样,自由主义所追求 的自由也走上了自己的对立面,最终不过是 一场空。“同时,在资产阶级社会中,自由像 个体性本身一样是虚幻的。”而这就是“启 蒙的悖论”,也正是现代性的悖论。不同于自 由主义将自由看作人的天性的说法,阿多诺 认为,自由是对压抑的抵制,如果自由被绝对 化为自由意识论的话,自由就是一场空谈。

  而新自由主义延续了亚当·斯密的“消 极的自由”的 立 场,哈 耶 克 曾 在《自 由 宪 章》 中将自由解释为“一个人不受其他某人或某 些人武断意志的强制”的状 态,他 认 为:“自由是指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自行其 事。在多大程度上他能够自己确定其行为方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根据自己所执着 追求的目标,而不是根据别人为实现其意图 所设定的强制条件去行动。一 个 人 是 否 自 由,并不取决于选择范围的大小,而是取决于他能否自己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或 者 说,他人能否迫使他按照他人的意愿,而 不 是他自己的意愿来行事。”

  马尔库塞在 他 著 名 的《单 向 度 的 人》一 书中,就大胆地揭示了所谓的资本主义社会 中人人向往的自由社会其实是一个单向度 的社会,所谓的自由社会中的自由的人也是 单向度的 人,因为在这个社会中,对工业文明的疯狂追求和日益暴露出来的消费主义 的倾向使得社会中的人失去了理性的向度, 真正的自由性、否定性和批判性被瓦解掉 了。“在抑制性总体的统治之下,自由可以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统治工具。决 定人类自由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可供个人选择的 范围,而是个人能够选择的是什么和实际选 择的是什么。自由选择的准绳决不可能是 绝对的,但也不完全是相对的。自由选择主 人并没有使主人和奴隶归于消失。如果商品和服务设施维护对艰辛和恐惧的生活所 进行的社会控 制的话,就是说,如果它们维护异化的话,那 么,在大量商品和服务设施 中所进行的自由选择就并不意味着自由。何况个人自发地重复所强加的需要并不说明他的意志自由,而只能证明控制的有效 性。”马尔库塞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这 种自由只是一个统治工具,只是用表面的丰 富自由选择掩盖了暗藏的控制和统治。哈耶克所描述的自由也只能是表面的自由,在 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是被控制的。

  2.该批判融入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

  因为新自 由 主 义 在 20世纪 70年代 后 成为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因 此,在 许 多 西 方学者看来,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就是同 义词,所以,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就被淹没在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大潮中。内 在 继 承 了 马克思主义批判立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一 直致力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任何占据 资本主义思想潮流主流的思潮都是其批判 的对象。当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后,以 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陷入了理论的 低谷,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矛头自然指向 了当时盛行的“凯恩斯主义”。

  所谓的“凯恩斯主义”,是指以英国经济 学家凯恩斯的理论为代表,强调国家特别是 国家计划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的理论。西 方马克思主义早期的另一位代表人物——— 德国政治经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创 立者之一 弗 雷 德 里 希·波洛克在对当时的 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作了深入分析之后,认为 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国家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并提出一个新的批判性概念———“国家资本 主义”。他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私人资本 主义的继承人,国家承担私人资本家的重要 功能,利润依旧在发挥重要作用,但 它 决 不 是社会主 义 的。”在波洛克看来,“凯恩 斯 主义”只是以国家的大规模介入推迟了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崩溃,但是,“可 以确信,在这种被管理的资本主义之下,压 迫将会更长 久,繁荣将会更短暂但更旺盛,较之于‘自由竞争’时代,危机也将更具毁灭 性,但是其‘自动的’毁灭却不再能够被预期 了”。也就 是 说,“凯恩 斯 主 义”是 资 本 主 义发展到新阶段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其实 质仍是私人资本主义的性质。从自由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波洛克的观点非常正确, “凯恩斯主义”仍然是自由主义的继续,尤其 是在古典自由主义衰落后,以格林为代表所 倡导的“积极的自由”,即用国家主义来拯救 自由主义的延续。

  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凯恩斯主义” 以及“福利国家”的批判却往往被视为与“新 自由主义”殊途同归,因此,一些西方马克思 主义者也经常被误认为是“新自由主义者”。例如,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哈贝马 斯就曾被认为是“新 自 由 主 义 者”。殊不知,西方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批判的对象是“当代 资本主义”,不管是“凯恩斯主义”或“新自由主 义”,在他们看来不过是资本主义的另一种形 式而已,并不会有什么根本改变。当谈到对新 自由主义的评价时,哈贝马斯甚至毫不留情地 说:“很有可能这种企图将被用来随便应应急,因为比起修正凯恩斯主义,它更糟糕。”

  3.该批判融入了对现代性的批判中

  事实上,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的不兼容,不仅仅是理论的差异和观点的分 歧,更深层次的还在于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哲 学思考方式。或者更准确地说,新自由主义 依然处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论域之中,仍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那早已开启的对现 代工业文明反思的序列之中。

  按照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逻辑,新自 由主义仍然是以其自由之“理性”而傲视天下 的,但这种“理性”仍是依托于资本主义的阶 级权力的,仍是资本主义日益膨胀的“欲望” 的彰显,其结果必然导致新自由主义的“理 性”走向反面的“非理性”。如同早期西方马 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分析一 样,新自由主义还是处于 “启 蒙 的 悖 论” 中———原本要追求理性与自由的光辉,却坠入 了非理性与欲望的深渊———仍然没有超出西 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和启蒙的批判与反思。

  首先,新自由主义对自由的过度追求导 致了新的非理性化。早在1966年由霍克海 默、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就已经 展开了对自由主义的批判。阿多诺认为,自 由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自发产物,所谓的 个体绝对自由是一种假象。实际上,个体作 为社会存 在 物,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在现实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已经走 向了自己的反面变成了内在的服从。自 由主义也不过是在事实的不自由中谈论自由 的可能性。正如他们所批评的启蒙以来对 理性的过度追求所导致的非理性一样,自由 主义所追求的自由也是走上了自己的对立 面,而这就 是“启 蒙 的 悖 论”,也是 现 代 性 的 悖论。所以,在较早的时期,以法兰克福学派 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就敲响了以启蒙 运动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理性主义的丧钟。

  其次,对个人主义的过度强调导致消费 主义盛行。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有 很大的不同。古典自由主义强调的是具有 个人内心自由和独立意志的个人主义,而新 自由主义则强调的是一种扩大了的个人主 义。用哈耶克 的 话 说:“真正个人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首先,它主要是一种旨在 理解那些决定人类生活的力量的社会理论;其次,它是一套源于这些社会观的政治行为 规范。”也就是说,一方面,这 种个人主 义是把个人作为社会解释的出发点,是社会力 量的核心;另一方面,这种个人主义比以往 更加宽 泛,是一整套价值观和社会行为规范,或者说 是 一 整套“个人的社会秩序”,而 这种扩大了的个人主义无疑将越过社会的 公共领 域,成为社会生活的出发点。因 此, 以强调个 人 生 活、个 人 享 受、个 人 利 益 为 代 表的新的个人主义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 社会中,就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消费 者。“今天把个体当作不可替代的需要的领域, 就是个体作为消费者的领域。因 此 我 们 可 以预见到个人主义价值体系将会构成一部 美好的 未 来 史 诗———这一价值体系的重心 从个体企业主及个体储蓄者这些竞争资本 主义的先驱转向了个体消费者,并且同时像 技术官僚结构的扩张那样,拓展为个体的总 和。”消费者无疑为自由主义下的个人找 到了一个新的区别旧的社会的身份,人们对 享乐、需求、丰盛进行解放,对自己的欲望开 始毫不掩饰,社会的主题逐渐从劳动变成了享乐,社会开始进入了消费社会。

  最后,对权威的瓦解导致虚无主义的泛滥。自由主义历来为人诟病的就是对社会 稳定和秩序基础的削弱。一般来说,全面而 稳定的社会基础是权威、宗教和社会群体, 而自由主义从其内在的性质来说恰恰是主 张削弱权威、宗教和社会群体的。古典自由 主义经常将社会视为个人的简单集合体强调个人是先于社会而存在的,个人是本源,社会是派生。这样一种传统在新自由主义 这里自然是更为扩张。哈耶克曾认为,只有无统治的社会才是最好的社会。“在一个由 自由人组 成 的 社 会 里,在 正 常 时 候,最 高 权 威肯定没有任何权力去统治或发布任何命 令。” 在哈耶克看来,社会的基本目标就是 要置公共 权 力 于“无 人 统 治”之 中。可 以 设 想,当一个社会没有任何权威存在时,那 必 将是虚无主义的天下。尤其是联系20世纪 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再度兴起之后的几十 年的现实,社会的理性被解构,非理性占据上风;各种宗教意识被围攻,成为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推行的不共戴天的仇人;个人的意识和权利被扩大,社会在多元化的 同时也在不断衍生新的矛盾和问题。新自由主义在抑制国家和社会力量之后,将市场 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把市场经济视为个 人经济自 由 的 保 障,但是新自由主义却在 事实上为个人套上了一副沉重的经济枷锁, 使其成为 被 控 制 的、被 动 的、失 去 了 主 动 性 的“消费者”,把社会生活的全部意义看作消 费和享乐。至此,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意义 都成为现代人的困惑,成为虚无主义空白的 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新自由主义所造成的 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仍然属于资本主义的 基本矛盾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仍 然 没 有 超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和启蒙的批 判与反思。

  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 新自由主义批判的深化

  20世纪80年代后,当新自由主义从一种经济理论发展成为主导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思潮之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原来以批判启蒙和理性、批判现代性见长的批判理论,面对后现代诸多理论的冲击,其影响却渐渐式微。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在当代却仍未停止,而且早期西方马克 思主义者所采用的批判观点和理论仍得到了 进一步的深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深化了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本就以意识形态批判 见长,从早 期 的 葛 兰 西、阿尔都塞到中期的 哈贝马斯,都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 性、欺骗性和控制性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在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新自由主义就是当代的资本主义。虽然新自由主义在20世纪 初只是一种经济学理论,但 是,当 新 自 由 主 义的经济学范式逐渐垄断了整个话语领域, 当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构造了一幅新的世界 经济图 景 时,它就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 学,而是成为一种可以控制社会的技术或者 说是拥有了一种权力技术。当代美国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家道格拉斯 · 凯尔纳将这种现象称为 “技 术 资 本 主 义”。新自由主义为了获得绝对的话语权,不惜通 过各种途径为人们描绘各种美好的经济生 活,宣传新自由主义将会带来更多、更 好 的 工作机会,带来更多的休闲和消费方式。与 “凯恩斯主义”不同,新自由主义代表的是一 种高效、具有无限生机的发展模式。将新自 由主义宣传成一种关于高深经济控制和管 理的技术,再“把人们对技术的崇拜转嫁到 对资本主义商业原则和市场体制的崇拜上 来”。而且,新自由主义同时也强调自身的合法性和自然性,让自己成为人们唯一的 选择,成为超越任何一种经济理论和发展模 式的“不 可 替 代”的 选 择。此时的新自由主 义已经成为一种彻头彻尾的意识形态学说。凯尔纳的“技 术 资 本 主 义”理 论 直 接 将 矛 头 对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性质,他强 调,当前社会任何新出现的技术都有可能蜕 变成为一种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而 新 自 由主义的发展过程则再次验证了凯尔纳的 分析,直至最后发展成为一种“霸权”。而之 前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论证从本质上来 看更像是一种诱导性的论述。

  事实上,葛兰西很早就觉察到了资本主 义自由社会之下的政治的隐形统治。他 所 提出的“霸 权”是一个融合了政治、经 济、文 化等多方面的概念,这一概念实际指出了资 本主义的统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和过程。他强调政治霸权虽然是根本,但文化霸权也 不应忽视。新自由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 控制绝不是仅仅局限于经济理论对物质和 生产的控 制,而是要结合对文化、意 识 形 态 和社会的控制,才能一步步取得主导西方资 本主义社会的“霸权”。而且,新自由主义作 为一整套已获得西方社会广泛认同的模式, 也不会仅仅将自己的影响力局限在一国或 某个地区之中,它所觊觎的是整个世界的话 语体系,它想获得的是全球的国际秩序。至 此,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暴露无遗。

  2.深化了对新自由主义社会和文化 的批判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也是西方马 克思主义批判的重要内容。从 早 期 的 卢 卡 奇的“物化”理论开始,到法兰克福学派的社 会异化 批 判,再到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 判,都对资本主义高度商品化、市场化、物化 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批判。20世纪末,资本主 义社会经历了向新自由主义的转型,转向了 彻底的市 场 化、私 有 化,也就是说转向了一种超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限度的 更加彻底的市场化。当金融危机爆发后,哈 贝马斯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这种彻底的市场 化对社会的危害:“在美国,这场危机加剧了 业已暴露出来的物质和精神、社会和文化上 的弊端,这些弊端是布什上台以来推行去国 有化政策的结果。养老和医疗、公共交通、能 源供应、判决的执行、军事安全以及学校和高 等教育都被私有化了,市镇区乡的文化基础 设施也交由私人捐助者的责任心和慷慨来负 责,这样一种社会设计所产生的危险和影响 同一个社会的和民主的法制国家的平等主义 原则严重不符。”他认为,新自由主义严重 威胁了社会公共领域和民主、法制建设,让市 场大肆侵蚀生活世界,取代国家成为社会福 利的执行者,其结果不仅有害,还严重制约了 人们的生活水平,损害了社会的基本原则。

  而曾被安德森评价为“在西方马克思主 义的伟大知识传统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弗里 德里克·詹姆逊也对这种彻底市场化下的 资本主义文化提出了自己的批判。他认为, 当市场化、商品化进入社会和文化领域后, 就意味着艺术作品也正在成为商品,甚至理 论本身 也 成 了 商 品。因为商品化的逻辑已 经影响到人们的思维,随着高雅艺术与商业 形式之间越来越难以划清界限,美感的生产 已经被完全纳入商品生产的总过程之中。他 以美国举例:“生活中的一切也因此陷入了商 品化。……简言之,现代种种杰出的文化形 式受到提供大众消费的大商业和联合生产的 限制。”事实上,詹姆逊的这一批判与早期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本雅明如出一辙,是对本 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思想的当代延续。

  3.深化了对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全 球化的批判

  新自由主义一开始就没有将自身局限于 一国或一个地区之内,事实上,“华盛顿共识” 已经将新自由主义主导全球化的野心暴露无 遗。按照诺姆·乔姆斯基的观点:“新自由主 义,顾名思义,是在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础 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亚当·斯 密被认为是其创始人,该理论体系也称为华 盛顿共识,包含了一些有关全球秩序方面的 内容……所谓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为导 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家组织所制定,并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 实施———在经济脆弱的国家,这些理 论 经 常 用作严厉的结构调整方案。其基本原则简单 地说就 是:贸 易 自 由 化、价格市场化和私有 化。”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得知,新自 由主义在基本立场上是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 对个人自由的维护和强调。在内容上,继续 坚持“三 化”,即 自 由 化、市场化和私有化。而且与古典自由主义不同的是,这一理论体 系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就是极力鼓吹一套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的国际战略。

  对于这种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在20 世纪80年代以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产生 过广泛影响的德里克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 这种全球化背后的霸权企图和不平等性。新自由主义在发达国家实践也有30多年, 虽然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摆脱了70 年代以来的滞胀局面,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 经济繁荣,但是也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后果。例如,国内消费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金 融危机风险加大;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但这 些负面影响与新自由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 实践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因为在发达国 家实际上从未实行过彻底的新自由主义,而 在发展中国家确是推行彻彻底底的新自由 主义,不难想象,在这种双重标准之下,发展 中国家所遭受的新自由主义之害的程度更 加严重。德里克更加绝妙的地方在于他提 出当代的全球化只是资本主义的 “全 球 抽 象”的观点。他指出:“全球资本主义或弹性 生产概念是当前资本主义的真实描绘,同时,它也是有关资本的假想结构。作 为 描 绘,它透露了新的生产方式、组 织 和 市场 的 意义。不管 怎 样,它 也 是 一种创 新,因 为 它 们所描绘 的 经 济、社 会、政治和文化形式是 一种非常不稳定和矛盾地运行的东西。同 样地,它们代表着一种话语,这 种 话 语 提 出 一种关于资本的理念(或想象),似乎它已经 成为世界的现实(虽然资本仍然正在完成之 中),因此掩盖了驱使资本如此的许多矛盾。由于资本的全球化从今以后受到话语的游 说,与过去相反,资本便获得了全球的支持。但是同一全球化进程以新的形式再造了旧有 矛盾。”事实上,德里克的分析非常到位,新 自由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就是依靠了这样一种 描绘和推销新自由主义发展图景的方式,从 而在世界诸多发展中国家中蔓延。但这种图 景却总是虚幻的、抽象的甚至是矛盾的。它 不但制造出新自由主义强大、繁荣的假象,更 重要的是掩盖了现实中的矛盾,用光鲜亮丽 的外衣掩盖了可能的危机。所以,当金融危 机在世界蔓延开来之时,当众多发展中国家 听从新自由主义的诱惑,放开了本国的金融 管制和国内市场之后,被掩盖起来的火焰最 终还是烧掉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幻想。

  三、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批判的认识

  认识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是建立在三个对新自由主义的基本认知的基础上的

  首 先,新自由主义就是当代的资本主 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将新自由主 义单独对待,而是认为新自由主义不过是当 代资本主义的表现形式中的一种,只不过资 本主义在新自由主义下是以更加彻底的市 场化、自由化为特征的。虽 然 对金融化、资本化的强化使得新自由主义展现出一些与以往其他资本主义形式不同的面貌,但无论 是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逻辑还是从资本主义 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本质 等各个方面来看,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资本 主义社会 与 之 前“凯 恩 斯 主 义”主 导 下 的 资 本主义社会并无本质的差别。这 种 社 会 是 资本主义 发 展 到“金 融 资 本 主 义”阶 段 尤 其 是“金融霸权”阶段的产物,它所面临的矛盾 仍是社会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而无节制的金 融膨胀又加重了这一矛盾。在这一社会下, 工人阶级被压制的程度变本加厉,工资待遇 持续走低,经济条件更加恶化。

  其次,新自由主义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经 济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整套资本主义的发 展模式。虽然在金融危机后,新自由主义广 受质疑,但短期内它的主导地位仍然不会动 摇。而且危机之后的新自由主义更多地表 现出意识形态的控制性,将对新自由主义的 辩护转化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所以,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特别 强调对其意识形态的批判,强调对其社会控 制和危害的批判,以及强调对其体现霸权性 质的全球化秩序的批判。

  最后,新自由主义事实上并没有跳出资 本主义理性危机和启蒙悖论的怪圈。新 自 由主义所 提 倡 的 理 性、自 由,本 质 上 不 过 是 资本主义的幻象,掩盖的是资本主义深层次 的矛盾和现代性的危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只 不过是再次印证了资本主义那欲壑难填的 利润欲望。因此,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仍归 属于批判理论的视野范围中,而从相反的角 度来看,也说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 义批判的理论仍在延续。

  认识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 的批判是丰富的批判资源

  首先,这一批判为当代西方左派和左翼 思想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尤 其 是 金 融危机后,西方左派或左翼思想家纷纷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这里寻找理论基础,无论是早 期的物化 理 论、霸 权 理 论,还是法兰克福学 派的社会批判理论,都成为他们的批判理论 源泉。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自身对新自由主 义的批判,在众多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声音中 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其次,这一批判为我国对新自由主义的 批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长期以来,我 国对新自由主义的认识和研究大多集中于 经济领域。特别是在危机后,从经济角度分 析和批判新自由主义的文章很多。但 是 从 政治领域、意识形态领域批判和反思的文章 和研究成果 并 不 多。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 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则更多集中到了中国学 者并不太熟悉的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问题 领域,这就为我国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提供 了重要的理论来源,既可以深化我国对新自 由主义本质的认识,也可以使我国提高对新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渗透性和控制性的防范。

  认识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 的批判仍有其局限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如同早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现 代性的批 判 一 样,都存在一个明显的局限, 那就是 重 批 判、轻 解 决。也 就 是 说,只 强 调 对资本主 义 的 批 判,唤醒人们的意识,但 缺 乏对问题解决途径和方法的分析。而 批 判 虽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真相,但却无法为将 人们从中解放出来提供直接服务于实践的 方案。事实上,一些其他激进的左翼思想家 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好。虽 然在理论批判的深刻性上,他们不如西方马 克思主义者,但是他们却积极地探求替代新 自由主义的可能途径。不管是经济替代,还 是社会民主主义重建,或是工人的革命,都具 有寻求新自由主义替代方案的意义。当然, 西方马克思主义这种局限显然是有历史遗传 性的,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在于这一理论本身的局限性。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也将为我 们更好地立足中国问题,整合解构维度与建 构维度的思路开辟出更全面的理论视野。

友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