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一声令下,让本就动荡不断的中东地区,于6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时分伊朗再次响起接连不断的爆炸声,战火席卷了新的土地。而对于这一局面,中方早已提前作出预警,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另有其人。

伊朗德黑兰发生爆炸
近日,在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命令下,以色列国防军在凌晨时分,展开了代号为“雄狮之国”的大规模空袭行动,目标直指伊朗的核设施、弹道导弹工厂以及军事能力。
以军表示,这次行动的核心目标,就是削弱伊朗的“潜在军事威胁”。他们之所以采取如此强硬的措施,是因为伊朗早已储备“足够数量的浓缩铀”,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数枚核弹,这对以色列构成了直接且紧迫的“威胁”。
内塔尼亚胡则冠冕堂皇地表示,如果现在不采取果断行动,将来的以色列,可能会不得不面临所谓的“生存危机”

在此背景下,以色列这次进行的,并不只是一次性的打击,而是直接策划了一系列的持续攻击行动,目标是在数天内,彻底削弱伊朗的核能力,使伊朗长期“不再具备构成核威胁的条件”。
在军事行动展开后,以色列全境宣布进入特别紧急状态,并关闭领空,以防范任何可能的“报复行动”。另一方面,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军事袭击,伊朗的防空系统,也迅速进入了最高警戒状态,全力防御外界威胁。
然而,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已经不幸遇袭身亡,其他的高层官员和核科学家,也有人在冲突中丧生。按照伊朗的一贯作风,下一步的报复行动,很可能已经在酝酿中了,而这也就再次加剧了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局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袭击行动的前一天,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美国等国的推动下,刚刚通过了一项关键决议,认定伊朗未履行核不扩散义务。虽然中俄选择投下反对票,但依然没能改变最终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决议似乎也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间接提供了一种国际舆论上的支持。
在此之际,中国代表李松大使,当众进行了一番关键表态。他指出,伊核问题拖延至今已有20余年,而历史经验证明,政治和外交手段,才是解决这一复杂问题的唯一正确路径。李松大使强调,一味的对抗和施压,甚至是破坏国际协议,只会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紧接着,李松直接将矛头对准了美国。他强调,如果不是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如果该协议能够持续有效地实施,今天伊核问题的走向,或许会大不相同。

从中方的表态不难看出,美国其实才是中东地区,动乱不断的“罪魁祸首”。而这一次,以色列展开空袭行动之前,同样也提前告知了美国官员,特朗普却并没有进行阻止,这也间接方便以方“大展拳脚”。如今,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就是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双方的沟通,尽量缩小冲突的影响力,如果不加以制止,伊以冲突可能会走向更加危险的局面,甚至引发中东新一轮的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