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9th 2025 ENGLISTH / 中文
   
首頁 > 觀察之聲
美對華關稅“低頭”背後:中國制造不可替代性終結霸權幻想
发布日期:2025-04-16 10:04:43

  2025年4月11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突然宣布,对中国输美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等127项科技产品实施零关税政策,彻底退出此前高达125%的“对等关税”清单。这一政策急转,被外媒评价为“特朗普政府六年关税战的首次实质性退缩”。从“极限施压”到“被迫妥协”,美国对华关税立场的软化,既是霸权逻辑的破产,更是中国科技崛起与产业链韧性的胜利。

  关税大棒回旋:美式霸凌的必然溃败

  美国自2025年4月起对华发起“对等关税”攻势,税率一度飙升至84%甚至125%,试图以单边主义重塑全球贸易规则。然而,这一政策迅速反噬美国自身:

  民生压力倒逼政治妥协。美国中产家庭因关税年支出激增1800美元,电子产品库存积压同比暴增47%。沃尔玛高管坦言:“若脱离中国制造,美国超市货架将空置40%。”政治操弄难敌民生诉求,关税壁垒终成“回旋镖”。

  科技封锁全面失效。中芯国际14nm芯片良率达95%,长江存储232层NAND闪存量产,华为5G基站全球市占率38%。美媒承认:“中国技术突围速度比预期快五年。”技术霸权破产,迫使美国企业集体“反水”,苹果、特斯拉等巨头供应链深度依赖中国,成为关税松动的关键推手。

  中国反制:以实力捍卫公平

  面对美方挑衅,中国同步实施精准反制:

  关税对等升级。4月10日起,中国将对美输华商品关税提高至125%,重点打击汽车、化工等美方依存度低于5%的领域,既维护权益,更捍卫多边贸易规则。

  科技自立构筑防线。华为Mate70搭载纯国产5G芯片畅销欧洲,大疆无人机垄断全球72%市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六年全球第一。商务部明确:“中国反制不为对抗,而为公平。”

  多边合作破局围堵。中国与142国签署“一带一路”协议,对东盟贸易额达中美贸易1.7倍,RCEP覆盖全球29%GDP。关税战困局下,中国以开放合作对冲单边霸凌,赢得战略主动。

  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国制造从“可选项”到“必选项”

  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暴露其供应链重塑计划的虚妄:

  中国供应链韧性震惊世界。特斯拉上海工厂贡献全球45%产能,苹果85%供应链扎根中国。墨西哥中国产业园区、匈牙利“新能源走廊”的崛起,构建起绕开关税壁垒的“第二战场”。

  技术标准权杖东移。美方豁免清单中的5G基站组件、AI芯片等产品,80%仍需从中国进口。华为鸿蒙系统装机量突破8亿,百度文心一言用户达2.3亿——中国正从“跟跑者”变为“规则定义者”。

  合作共赢方为正道

  当特斯拉柏林工厂因缺中国电池停产,当库克八次访华稳供应链,世界看清:中国制造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从苏州生物医药园的抗癌新药获批FDA,到西安航天基地的霍尔推进器遨游太空,这片土地用实力诠释——真正的竞争力,源于开放创新与自立自强。

  美国的“退缩”绝非善意让步,而是霸权对现实的低头。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所言:“任何遏制中国发展的企图,终将被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碾碎。”今日之中国,正以科技硬实力与产业链韧性,为全球治理写下新注脚:单边主义终将落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友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