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亚洲高收益市场显著复苏,摩根大通非投资级别指数回报率以美元计算达到15.2%。在经历过2021至2023年的低迷时期之后,此轮复苏势头令市场意想不到。(档案照片)
2025年,亚洲信贷市场有望延续复苏势头,尤其是亚洲高收益市场的韧性和增长迹象尤其明显。在经历违约及行板块业集中问题而充满挑战的时期后,市场强势反弹,为投资者带来崭新的机遇。
去年,亚洲高收益市场显著复苏,摩根大通非投资级别指数回报率以美元计算达到15.2%。在经历过2021至2023年的低迷时期之后,此轮复苏势头令市场意想不到。
去年是亚洲高收益市场关键的一年,我们相信此转势今年可继续带来可观的投资机遇。 增强我们对市场的信心有以下三个关键因素。
一、市场结构更趋多元化
不论是国家或行业分布,亚洲高收益市场更趋多元化,相信有利于追求更高收益率及更低风险的投资者。例如中国房地产行业占亚洲高收益市场的比重已经由五年前的38%回落至7.0%。
二、今年违约率预计较低
我们的分析预计,今年亚洲高收益市场的违约率将大幅下降至2%左右的水平(以市值计算)。 这是源于房地产行业相当多的发行人在过去几年已经违约。另外,我们预计信贷损失预期将接近零,因为大多数潜在违约信贷以美元计算接近潜在的收回价值。
随着中国持续实施刺激措施,加上大多数其他亚洲经济体成功复苏,亚洲高收益市场目前的信贷基本因素状况良好。今年预期违约率偏低,将推动亚洲高收益息差进一步收窄的强劲基本面因素。
三、市场信心及估值仍然滞后
尽管市场结构日渐多元化,且亚洲违约周期接近尾声,但市场情绪及估值始终滞后。为亚洲高收益市场带来颇具吸引力的投资机遇。
截至去年12月底,亚洲高收益市场的混合息差为521个基点。这明显高于疫情之前的300至500个基点的历史正常范围,在美国及欧洲高收益市场上提供显著的息差升幅。我们认为,今年预期违约率偏低,将推动亚洲高收益息差收窄,更有可能重回历史正常水平。
此外,不同行业之间的估值分散可望在今年为主动型基金经理提供可观的潜在信贷超额回报机遇。 为期望把握亚洲高收益市场的投资者创造理想回报。
亚洲信贷市场整体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约85%为投资级别债券,约15%为高收益债券。与亚洲高收益市场类似,随着市场结构逐渐多元化,亚洲违约周期即将告一段落。然而,市场情绪及估值始终滞后。
此情况为亚洲信贷市场带来独特而吸引的投资机遇,尤其有利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面对当前市况,投资者宜考虑分散投资组合并利用该市场所带来的潜力。
亚洲投资级别市场 是具吸引力投资选项
亚洲投资级别市场相对于美国投资级别市场提供颇具吸引力的息差升幅,约为30个基点。与美国投资级别市场相比,亚洲投资级别市场杠杆率较低,平均信贷评级也较高,是具吸引力的投资选项。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亚洲投资级别市场平均存续期为4.7年,较美国及欧洲投资级别市场为短。 以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存续期较短是一大优势。
综合考虑估值及风险,我们认为亚洲投资级别市场将在2025年继续实现更佳的风险调整回报。它为投资者提供独一无二的机遇,既能实现投资目标,同时有效管理风险。
亚洲投资级别市场目前涵盖超过400个不同的发行人,为主动型经理带来重要机遇,通过审慎的信贷选择实现超额回报。二级市场流动性极佳,提供充足的交易机会。此外,一级市场交易依然活跃,预计2025年将延续强劲势头。
潜在贸易紧张局势 对亚洲信贷影响微小
我们相信,潜在的贸易紧张局势对亚洲信贷的影响微乎其微。大中华地区只有少数美元债券发行人出口美国,风险敞口有限。2018至2019年贸易紧张周期的分析显示,中国出口整体受到的影响相对轻微。此韧性得益于中国具竞争力的制造能力及强大的供应链,有助于缓减任何潜在的不利影响。
因此,关税预料只会对中国信贷息差带来轻微影响。中国的对外头寸非常稳固,而信贷息差取决于评级,相关评级又基于中期信贷及宏观信贷基本因素,而非关税。此外,美国近期的关税公告似乎被用作争取更优惠条件的筹码及谈判工具,而非全面贸易战的导火线,这强化我们对亚洲信贷的正面看法。
整体而言,亚洲信贷市场今年复苏势头良好。尽管市场情绪及估值依然低迷,但市场已展现韧性及增长潜力。我们相信亚洲信贷可能提供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投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