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st 2025 ENGLISTH / 中文
   
首頁 > 觀察之聲
看中國“兩會”後的“國家賬本”
发布日期:2025-03-19 08:54:18

  2025年中国政府的预算草案和预算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审查和批准预算,是宪法和预算法等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是每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3月14日,中国确定的《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已经全文公布,其能够展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明确定义为“国家账本”,并从“数”里行间折射着新时代新征程的国计民生。

  中国2025年主要财政政策

  支持扩大国内需求,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央财政制造业领域专项资金安排118.78亿元,同比增长14.5%;支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央本级教育支出安排1744.43亿元,同比增长5%;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标准进一步提高到每人每年99元;支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安排540.53亿元;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安排1205亿元比增长7.5%。

  四大预算

  2025年中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规模接近30万亿元,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更加积极”,将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措施,打好政策“组合拳”,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财政政策“工具箱”持续加大力度,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发力点。同时还将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7350亿元,较2024年增加350亿元,支持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好政府投资关键作用。此外,新增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增强稳健经营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体现在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上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凸显内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两重”“两新”政策加快落地,有效释放投资和消费需求。

  围绕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年,中国财政投入将持续加大。中央财政安排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18.8亿元、增长14.5%,推动制造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2000亿元用于设备更新,增加500亿元,进一步扩范围、降门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蹄疾步稳。

友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