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在这四次出舱活动期间,神舟十五号乘组3名航天员邓清明、费俊龙 、张陆在舱内舱外密切协同,先后圆满完成了舱外扩展泵组安装、跨舱线缆安装接通、舱外载荷暴露平台支撑杆安装等任务,为后续开展大规模舱外科学与技术实验奠定了基础。
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此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4月17日消息,执行中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飞行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已于4月13。后续将与先期已运抵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一起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天舟六号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首次飞行任务。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从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到2022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强,用三十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创新型国家。
中国航天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国科技事业从学习与引进到独立与创造的进程。2003年10月16日,首次载人飞行的神舟五号飞船返回地面,中国航天人仅用了11年,把只有极少数大国才有能力研究建造的载人航天系统,奇迹般地变成了现实;2022年11月30日,中国首次实现空间站三船三舱构型,以及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这座百吨级、工作生活空间超过100立方米、综合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空间站,是人类目前在太空仅有的两个空间站之一。从零起步、追赶跨越、厚积薄发,中国在浩瀚的宇宙建起属于自己的“太空家园”。
十八大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攻克了快速交会对接、空间站组装建造等10余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200余项系统级关键技术,研制8型飞行器、3型运载火箭,部组件和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2023年2月25日,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探索永无止境,中国与世界同行。
“天问”探火,跨越星辰;“嫦娥”奔月,飞天圆梦;中国“北斗”,闪耀世界。现代化的航天城拔地而起,高技术集成的指挥控制中心、先进的航天测控网开始启用;苍凉戈壁滩建起了国际一流的发射场;托举“神舟”飞天的运载火箭,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别达到97%和99.7%……中国航天事业勇攀高峰、不断刷新纪录,蔚蓝星球、浩瀚宇宙持续增加“中国奇迹”、见证中国航天发展“加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空,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之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了坚实的航天基础。航天无国界,中国始终秉承开放合作理念发展航天事业,与国际同行共同探索浩瀚宇宙,推动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伟大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