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认为,这次选举可能呈现改革派与传统派之间的路线竞逐。自由派倾向延续方济各改革路径,主张教会更为开放与包容;保守派则希望回归教义本位,加强教会内部秩序。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于星期一(4月21日)早晨在梵蒂冈安详辞世,享年88岁。梵蒂冈随即进入哀悼期,并依循延续千年的传统程序,启动新任教宗的遴选。图为缅甸仰光圣玛利亚大教堂,信众集聚为已故教宗方济各祈祷。(法新社)
(梵蒂冈综合电)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辞世后,教廷枢机团肩负起遴选新任教宗的重任。按照传统,全球80岁以下的红衣主教将通过秘密会议,选出下一任圣座继承人。这次选举不仅关乎权力交接,更被视为决定教会未来方向的重要节点。
由于教宗方济各任内大力推动教会改革,枢机团的构成变化显著,使具备参选资格的红衣主教地域分布更广、背景更加多元。候选人阵容之开放,为近代教会史上罕见。
尽管目前尚无公认领跑者,一些可能人选的名字已在梵蒂冈走廊间悄然流传。路透社整理出九名被视为“可当教宗者”(papabile)的人选,他们各具特色,也分别代表不同地区与路线。
来自菲律宾的67岁红衣主教塔格莱(Luis Antonio Tagle)备受外界关注。他长期倡导包容、重视社会正义议题,在亚洲及全球教会中具影响力。塔格莱因改革理念与方济各相近,他被一些观察人士称为“亚洲版方济各”,他若当选,或成为史上首名亚洲教宗。
非洲方面,加纳的特克森枢机(Peter Turkson)则以其在社会公义与气候变化方面的立场广为人知。作为方济各在相关议题上的重要顾问,他若当选,将成为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首名教宗,象征教会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美洲也有强劲人选。美国红衣主教伯克(Raymond Leo Burke)立场鲜明保守,曾多次公开批评方济各在离婚、同性恋等议题上的“软化姿态”。相比之下,同为美国籍的72岁托宾(Joseph Tobin)则持包容立场,支持女性、少数民族、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等性认同多元(LGBTQ)群体,在教会内部代表改革派声音。
欧洲方面,意大利的两名枢机呼声也高。70岁的帕罗林(Pietro Parolin)自2013年起担任教廷国务卿,外交经验丰富,擅长调和各派立场,被视为保守与自由之间的折中人选;69岁的祖皮(Matteo Zuppi)则关注和平、移民与边缘群体,被认为延续方济各精神,是“意大利版方济各”。
匈牙利的厄尔多(Peter Erdo)以学者背景及务实作风受到部分保守派青睐,强调教会神学根基;马耳他的格雷克(Mario Grech)是教宗方济各改革路线的坚定支持者。他强调“追求共识而非对抗”,认为教会应与时代同步,并对性认同多元群体持包容立场。
分析认为,这次选举可能呈现改革派与传统派之间的路线竞逐。自由派倾向延续方济各改革路径,主张教会更为开放与包容;保守派则希望回归教义本位,加强教会内部秩序。
方济各任内所推动的另一重大变革,是扩大教会的全球代表性。他打破过往由特定教区“自动晋升”的惯例,将红帽授予来自汤加、海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的主教。然而,其中不少人对教廷体系相对陌生,使他们在选举中的投票倾向难以预测。
新任教宗不仅要带领教会面对信众流失、信仰转型等挑战,也要在国际舞台上维持教会的道德权威。未来领导者的出身背景与理念取向,将深刻影响教会的前进方向。 |